2017年9月9日,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林国龙教授就dhl供应链携手华为技术在中国广西柳州发布窄物联网(nb-iot)应用接受中国日报网采访。
2017年9月6日,dhl供应链携手华为技术在中国柳州一家汽车工厂发布了一项窄带物联网(nb-iot)应用。其所实施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有限的投资,旨在加强及简化入厂物流(i2m)的仓库管理,使站点的进货流程有了显著改善。
“有了一系列产业、多媒体物联网(iot)协议和接口的支持,这些解决方案将能提供连通、智能运营和设备管理功能。拓展像窄带物联网这类的新技术是我们正在中国推行数字化进程的方式之一。”dhl供应链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邹胤表示。
物流包括入厂物流的过程会面临费时低效的问题,特别是在供应交付量高的站点。这些交付对制造过程至关重要,而且在主要站点也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卡车周转率。当物料出现在错误的生产基地装卸平台时,就可能造成延误。
dhl和华为正在集成窄带物联网(nb-iot)芯片组,用于其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常见的蜂窝通信频段(如lte),进行简单和经济的操作。车辆探测器中嵌入了这些不需要任何基础架构投资的芯片组。此外,数据通过现有的公共基站传输,该公共基站已升级用于支持窄带物联网(nb-iot)。在每个终端内,dhl供应链已实现自动并实时收集装卸平台可用性,从而保障了调度员和驾驶员的可见性。当卡车到达时,驾驶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登记并接收排队号码和预计等待时间。仓库管理系统自动监测装卸平台的可用性,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为每位驾驶员提供实时更新。一旦装卸平台有空余位置,驾驶员将会收到相应的提醒,进行下一步操作。这样将根据生产现场的需求优先安排进货卡车,同时在最适合的工作平台卸载物料。“这会使驾驶员的平均等待时间从40分钟降至20分钟,使得物料能准时到达且资源合理优化,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拖期带来的风险。” dhl供应链首席信息官兼首席运营官markus voss博士谈到。
林国龙教授指出,“因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的不均衡,物流业人士这些年一直困顿于碎片化的业界大战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此次华为和dhl的跨行业合作能给这些物流业人士启示以指引他们找到合适的出路。”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要求物流更加高效、可达,并以低成本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尽管目前电商业务增长迅速,但物流成本仍然偏高。因此,借助窄带物联网实现的智能物流将是解决之道。”林教授补充道。
dhl供应链首席信息官兼首席运营官markus voss博士补充道:“到2025年,物联网有潜力为国际物流业带来高达1.77万亿欧元的附加值。我们希望与华为一起,通过开发基于蜂窝的物联网技术,实现长距离链接多个设备,来达成这一愿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更多的链接,加强客户体验,实现更加综合的物流进程。”
该新闻部分翻译自中国日报英文版新闻《tech system will quicken logistics pace》,发表于2017年9月9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business/tech/2017-09/09/content_31761158.htm